OLED产业链巨大 我国协同创新以突围

发表时间:2012/7/23 浏览:23992

标签:OLED产业 OLED  所属专题:OLED专题

        OLED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OLED学名是有机发光二极管,这一继CRT(阴性射线管)、LCD(液晶显示)之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在其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超轻薄、耐低温、色彩丰富、耗电量少、可实现柔性显示……诸多优点背后,蕴藏着一个巨大的产业。

        权威研究机构预测,到2018年,全球OLED面板产值将达224亿美元,OLED照明产值亦将达到60亿美元。当今世界,创新力直接决定竞争力。在颇具诱惑的产业蛋糕面前,我国OLED产业领域的总体创新状况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有机发光二极管行业专利分析报告》撰写的专家,试图从专利的角度对此进行解读,让OLED产业冲刺更有方向感。

OLED产业链

         目前,全球OLED厂商的发展重心转向了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

        建设一条AMOLED生产线(3万基片/月)需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其产业带动作用可以拉动上下游投资近100亿元,实现年产值近260亿元(含4.5代线),新增就业5000余人,并能促进平板产业结构调整。

全球: 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专利分析能够相对准确地评估产业创新状况,是我们认识行业发展现状、获取创新信息的重要途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元器件一处审查员常建军如是说。既然如此,记者请他就当前全球范围内OLED行业的创新全景做一粗线条勾画——

        全球OLED领域专利申请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期:一是1980年至1996年的缓慢发展期。二是1997年至2004年的快速发展期。三是2005年至今的整固发展期。这一时期,OLED专利申请量有所回落,专利申请向我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扩散。

        全球范围的OLED专利申请99%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早期专利以材料技术分支、结构技术分支居多。2004年起,工艺和设备技术分支、封装技术分支专利数量逐渐增多,而材料技术分支特别是结构技术分支的专利数量快速下降,专利申请逐渐由上游专利向下游专利转移。常建军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OLED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固发展期,只有封装技术分支的专利数量未出现明显下降,而且在2008年至2009年还出现了上升。"结合目前OLED柔性显示以及透明显示的发展方向,封装技术分支的申请量在未来还会持续增加。"常建军说。

        《报告》显示,根据向外国申请的专利占所在国原创专利数量的比例,美国市场最受全球申请人重视;根据向中国申请的国外申请人的比例,美国和日本最重视中国市场。综合申请总量和多边申请量(同时向两国以上提出申请的专利),日本精工爱普生、韩国三星和韩国LG是OLED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公司。

        "从《报告》中能够可喜地看到,我国在OLED领域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在突破国外专利壁垒方面作出了成效,但我们仍需加速创新步伐。"常建军表示。

中国: 协同创新力破重围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元器件一处副调研员施曙东向记者介绍了OLED领域中国专利申请的4个发展阶段:

        1990年至1995年,以美、德两国申请人为主在中国开始进行专利申请,申请量增长缓慢;1996年至1999年,中国和日本两国申请人开始申请中国专利,以日本和欧洲申请人为主的申请人开始在各个技术分支上进行专利申请,申请量逐步增加;2000年至2005年,中国和韩国两国申请人开始大量申请专利,中国内地企业和大学及科研机构开始大量地进行专利申请,申请量快速增加;2006年至今,OLED技术开始从实验阶段走向实用,中国申请人专利申请逐渐增加。

        "对比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与全球专利申请,可以看出存在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技术发展的轨迹并定位技术热点。"施曙东说。在全球发明专利多边申请中,专利申请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工艺和设备、结构、材料、应用、封装;而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从多到少依次为:材料、应用、结构、工艺和设备、封装。

        "这说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以工艺和设备为主的技术分支的专利申请。同时,要加强发光层材料、电极结构、光学辅助层材料和基板结构等技术热点上的专利申请。"施曙东分析。

        目前,我国内地OLED专利申请分布极不平衡,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区以及具有传统显示产业基础的地区OLED申请量排名靠前。"这是正常的现象。"施曙东说,"这是不同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产业政策倾向、传统行业基础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当前,整合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的上下游优势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促进区域资源整合与行业内优质资源整合,应成为我国OLED产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对于企业而言,一定要认识到,OLED技术的多学科交叉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一家企业做到全产业链比较困难,所以,企业间的通力合作是必然的。"施曙东说。而针对OLED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中国内地申请人中不是企业为主,而是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的问题,中国内地企业应加大对关键技术点的研发力度,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此外还应借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应对: 授人以渔助力创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半导体一处副处长蔚文晋说,"我们希望企业、科研机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等能够掌握报告内容背后的专利分析方法,因为专利信息不断变化,所以内容上的判断都具有一定的期限,但如果我们掌握了一套完整规范的专利分析方法,就能更加自主地让浩瀚的专利信息为己所用。"

        在专利分析报告书籍的后面附有一张囊括报告所有专利信息来源的数据光盘。"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定需求,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更深入地信息挖掘。"常建军说。

        报告专门聚焦分析了OLED领域的关键技术——TFT技术(薄膜晶体管)。在非晶硅TFT、多晶硅TFT、有机TFT、氧化物TFT4种TFT技术中,氧化物TFT因自身的透明特性和相对较高的迁移率成为业内研发人员关注的热点。氧化物TFT在2000年至2007年期间一直处于平稳发展态势,从2008起申请量开始超过其他3种TFT技术,保持迅猛增长态势。专家指出,金属氧化物TFT技术依靠迁移率较高等优势,在高分辨率显示屏领域中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前,三星、LG等公司都在大力开发金属氧化物TFT技术。

        目前,适用于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4种TFT技术国内主要申请人集中在我国台湾地区和内地的四川、广东、北京、上海和吉林。代表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为:友达光电、中华映管、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清华大学、统宝光电、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广东中显科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我们相信,能够积极掘金于这部专利分析报告的创新者们一定会在OLED产业竞跑中更有方向地冲刺。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